教学学术

0731-89871618

联系我们
.
首页 > 教学学术

“绿色童谣”断代:儿童歌曲值得关注

作者:素质教育 | 来源:新闻来源: 红网 作者:庾春云 | 日期:2012-06-07    

新童谣怎么这么少,孩子们唱来唱去还是《小燕子》、《小儿郎》!六一前夕,南师大幼教发展中心发起了一个面向南京市的“原创新童谣大赛”,最后征集到130多篇新童谣作品,而能够称之为精品的却不多。创作《烛光里的妈妈》、《歌声与微笑》等经典作品的谷建芬老师到晚年开始了儿歌的创作,她说,“现在的孩子都说是家里的宝贝、小祖宗,但是孩子们想唱属于自己的歌曲,却少得可怜。”(6月1日《扬子晚报》)
绿色童谣出现断代现象,这早已不是新闻了。如今孩子们开口就是流行歌:《老鼠爱大米》、《姑娘我爱你》等成人歌曲;或者是一些“灰色童谣”:“在我心中,老师最凶,晚上补课到九十点钟;回到家里,老妈最凶,盯着作业从不放松”;有的还模仿社会上的劣习“恶搞经典”:一首千古绝唱《静夜思》被恶搞成低级趣味的:“床前明月光,李白打开窗,照见X光,牙齿掉光光。”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《春晓》被吟诵成“春眠不觉晓,处处蚊子咬,夜来巴掌声,红泡有多少。”于是乎,如今的学校里:“绿色童谣”不见影,“灰色童谣”大流行,经典诗文遭劫难,校园歌声实堪忧。
为何会出现如此情形呢?笔者采访了一些教育工作者和音乐界人士,他们认为不外乎有如下三层原因:
首先,童谣词曲作者创作队伍老化,青黄不接。因为受市场经济的影响,儿歌创作长期“无利可图”,目前为歌手创作一首流行歌曲,创作者往往能拿到上万元稿酬,而发表一首儿歌,稿酬只有三五十元,况且创作儿歌的难度并不比创作流行歌曲小,因此创作者大多把精力转向流行音乐的创作上去了。据记者调查发现,时下不少正在为孩子写童谣的并非专业的创作人士,而是一些热爱孩子的“草根”,如此看来当今童谣作品质量大打折扣也就是必然的了。
其次,时下一些童谣的新作品由于缺乏对当今孩子生活足够的关注、认识和了解,作品内容相当贫乏,语言文字缺乏美感,音乐形象不够生动,难以打动和感染孩子,提不起学生唱歌的兴趣。因此,即使老师课堂上教熟了,但音乐课一过便再也无人愿意唱了。
最后,政府对童谣的推广工作力度不够。相比之下,流行歌曲利用电视、电台、网络、手机等多媒体强大载体迅速广泛地传播,加之歌星偶像的强大影响,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流行歌氛围,长期的耳濡目染,潜移默化,儿童学唱流行歌也就成了家常便饭。在这种语境下,童谣的市场萎缩,歌唱阵地被成人的流行歌曲慢慢“蚕食”也就顺理成章了。长此以往,必然会造成:童谣精品寥寥出现“断代”,唱来唱去都是《小燕子》、《采蘑菇的小女孩》、《让我们荡起双桨》等几首“永久不变的歌谣”了。
要想破解这种困局,当务之急是关注童谣词曲作者的经济待遇,适当提高稿酬,激发专业人士的创作热情;鼓励更多的人从事童谣创作,壮大创作队伍;借鉴流行歌曲的成功经验,加大童谣的推广力度,让优秀的童谣得以广泛流传。让童谣响彻校园,让学校成为童谣的童话王国,让儿童们在美妙的童谣中健康快乐地成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