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

“金色大厅盲目崇拜”亟待驱散
作者:湖南素质教育联盟 | 来源:《江淮晨报》 | 日期:2012-03-09
| |
京剧艺术家孙萍
我去维也纳演出时,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,在那儿的一个星期里,看到三批中国学生到金色大厅演出。一批批的孩子,每个人上台五分钟。表演时,面对的是没有观众的剧场……” 3月2日,在全国政协文艺组报到现场,全国政协委员、著名京剧艺术家孙萍直指音乐教育中的“金色大厅利益链”。 “作为常年"看客"的大使对我说,希望我能带回一个提案,清理整顿我们出国演出的团体和金色大厅的秩序。”孙萍说,让中国演出团体在谁都不看的空场子里表演,大使也很揪心。 正好,孙萍也与金色大厅音乐协会的主席相熟,聊到这个事儿,对方如此回答:“孙艺术家,我们喜欢钱,但是我们更喜欢的是对艺术的尊重。我们不喜欢看到没有观众的演出。” “这个话,听着比扇我嘴巴都更难受。”孙萍蹙额握拳。 孙萍说,维也纳金色大厅,一年200天都安排了奥地利音乐协会固定演出,还剩160天可以完全对外。在这期间,不管什么团体来,只要交2.5万-2.8万欧元,就可以进去演出。 “但是我们很多人都认为,进金色大厅演出就是荣誉。作为学生要是在那里演出一次、有个照片,回去以后拿来做升学等的敲门砖。”孙萍说,各种现象带动了国人对金色大厅的盲目崇拜。 于是就带出了一个现象,总有一批批的学生,前往维也纳,在没有观众的金色大厅里表演。“我算了一下,学生从演出到吃、住、行一趟加起来,分摊下来,每个人四五万人民币。” “咱们把这些钱加起来,捐给希望小学行不行?!”孙萍提高语调,大家都说,这是教育资源的浪费,学校有成绩,中间者有利益,学生有了敲门砖,形成一个各得其所的利益链。 “很痛心。”孙萍说,我们的“文化走出去”不能是一哄而上的形式主义的东西。 | |
|